2019年07月13日 来源:教学管理办公室
2019年7月13日至18日,人大附中朝阳分校东坝校区全体教职员工参加了主题为“深化教育改革创新,推进基础教育现代化”的“2019暑期教职员工岗位培训会议”。该会议由人大附中、人大附中联合学校总校、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联合举办,人大附中为主会场,同时以直播形式开设了20多个分会场。人大附中朝阳分校东坝校区为分会场之一。13日8时,我校全体教职员工学习了人大附中校长、人大附中联合总校党委书记刘小惠以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》为题的报告。她指出,办“人民满意的教育”,从宏观上讲,就是要循着国家的教育方针,作为实践者,去履行这份国家交予我们的责任;从微观上讲,就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,为老百姓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,培育优秀的人,这就是对“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”最好的诠释,也是我们的职责和使命所在。
13日9时至18时,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,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、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会长、人大附中和人大附中联合总校名誉校长、人大附中联合总校理事会理事长刘彭芝,通过读书会、报告会、讨论会的形式,带大家阅读《三乐集》以及《人生为一大事来(上卷)》中的精彩片段。《三乐集》汇集了刘彭芝校长几十年教育生涯中讲话的文稿,挑选52篇结集而成。《人生为一大事来》主要是刘彭芝校长担任人大附中校长近20年间的心路历程,它是一部教育家的“行思录”。行,就是把人大附中从一所普通重点中学办成了国内领先、国际一流的中学。思,就是如何在融合古今中外教育思想的基础上综合创新,走出一条民族的、科学的、大众的,面向现代化、面向世界、面向未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之路。期间,刘彭芝校长又用案例与故事,诠释了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、喊得来,而是拼出来、干出来的,要秉承“爱与尊重”的思想,为人才培养搭平台、创机会。14日至15日,培训会紧锣密鼓,我校全体教职员工共听取了十一位专家、学者以及教师的主题报告,并进行了2小时的小组研讨。报告分别为:人大附中党委副书记王晓楠作了题为《努力争做新时代的“四有教师”》的主旨报告;清华大学石中英教授作了题为《培养什么人:70年的探索》的主旨报告;国务院参事、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作了题为《改革创新,推进我国基础教育现代化》的报告;教育部教材局巡视员申继亮作了题为《深化教学改革,落实立德树人任务》的报告;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方中雄作了题为《初中改革趋势》的报告;海淀教师进修学校校长罗滨题为《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学校课程建设》的主旨报告;人大附中联合总校常务副校长周建华作了题为《核心素养:解读与落实》的报告;人大附中早培团队作了题为《早培故事——人大附中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实践汇报》的主旨报告;美国普林斯顿数理国际学校教师陈强、巩翔作了题为《美国普林斯顿数理国际学校课程汇报及中美课程比较研究》的主旨报告;人大附中语文教师许晓颖作了题为《语文研究课:读写结合》的主旨报告;人大附中语文特级教师于树泉作了题为《读书比什么都重要》的主旨报告。
16日至18日,由人大附中教职员工呈现了人大附中的特色课程、课堂、项目、管理,并阐述了构建过程与理念。此外十一学校也将他们的成果作了专场汇报。王副校长、刘盟盟老师、耿鹏程老师至人大附中全程参加培训会议,刘鑫磊老师、陈永刚老师、张梦慈老师至人大附中分别参加了“中外合作项目ICC的学生培养”、“三高足球基地汇报”、“实验传统与博物传统的融合”的培训会。我校其他教职员工开展了汇总信息,消化反思,小组研讨,收获书写,教育改革创新、教育现代化新构想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。
本次培训会,共开展6天,近50个小时,人大附中朝阳分校东坝校区全体教职员工对刘彭芝“爱与尊重”的教育思想理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;对“无私奉献、团结协作、科学创新、追求卓越”的校园灵魂有了更具象的体会;对“国内领先,国际一流”的办学目标有了更坚定的信心。
“想把世界上最好的都给你,却发现世界上最好的就是你”,是一种人文关怀;“科学创新、追求卓越”,则是更上一层楼的自信洋溢,两者将教育的柔与力完美融合,并取得累累硕果。此次培训会不仅将人大附中现有成果以及未来规划向我们展示,还通过刘彭芝校长的一个个故事,人大附中人一个个报告,将几十年的筚路蓝缕与点点进步重现在大家面前,让人在仰望高处的同时,有思想与方法的足迹可循。
“深化我校教育改革创新,推进我校教育现代化”,从而“深化教育改革创新,推进教育现代化”,由近及远、以己及人,这是一种质朴而切实的指引。“为一大事来,做一大事去”,为这造福基础教育、造福祖国未来的大事,人大附中朝阳分校东坝校区人正在路上。